武侠故事,尤其是长篇武侠故事中,难免会存在一些类似的通病,那就是“越后期登场的角色越强”,这是无可避免的,毕竟故事要以主角的视角展开,而主角也一定会经历成长,后期遇上的敌人自然是要比前期更强的。
金庸的故事中自然也存在这样的设定,比如“射雕三部曲”的世界观里,最初登场的江南七怪就已是武林中享誉盛名的高手了,他们却远逊于丘处机,而丘处机联合余下的全真六子也拿不下黄药师,但在黄药师及西、北、南三绝之上还有一位王重阳,你以为王重阳就是顶点了?然而在他之上还有位斗酒僧。
(王重阳剧照)
但说来奇怪,金庸将斗酒僧捧到了极高的位置,为何又不让斗酒僧登场?他在怕什么?金庸没让斗酒僧登场的原因是否与斗酒僧的真实身份有关?
一、超越五绝的高人
正如前文所说,武侠故事总是难免“越写越飘”,尤其是剧情线拉长之后,后期的设定与前期有冲突也实属正常。
斗酒僧这个角色的存在就存在不合理之处,毕竟从明面上来看,武林中人都知道南帝、北丐、东邪、西毒以及中神通就是这个时代的武林天花板,什么时候武林中又多了一位“斗酒僧”?
但结合书中的细节来看,斗酒僧的存在也可能是合理的,毕竟除了斗酒僧之外,金庸还塑造了“剑魔”独孤求败这个角色,金庸赋予他的定位似乎也是高于五绝的,毕竟他做到了连五绝也没做到的“纵横江湖三十余载而未尝一败”,而从杨过、风清扬、令狐冲这三人在接触了独孤求败的剑法之后的表现来看,这位剑魔说自己“一生不败”怕不是狂言。
(僧人剧照)
只叹金庸的武侠世界观的确是十分庞大,正应了那句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”,不过相对于独孤求败而言,斗酒僧的身份还是更可疑一些,毕竟独孤求败与五绝毫无交集,他的强大至少是没有“矛盾之处”的,而斗酒僧不同,他是实实在在地赢了王重阳,而这场对决其实很奇怪,从结果来看,它是不合理的,从过程来看,它甚至是不应该发生的一场对决。
二、一场不该发生的对决
周伯通曾经对郭靖提起过当年五绝在华山论剑的往事,他是这么说的:“那时是在寒冬岁尽,华山绝顶,大雪封山。他们五人口中谈论,手上比武,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,东邪、西毒、南帝、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。”
从表面来看,五绝不过是为了争“天下第一”的虚名,但周伯通后来也说了,他们其实是意在夺得那本名为《九阴真经》的神功秘籍。
而王重阳之所以主动邀请四绝前来论剑,自然也不是真心想要他们来争《九阴真经》,而是想要以“击败四绝”的方式来断了天下群雄争抢《九阴真经》的念头,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因为有太多人为了争这秘籍而枉送性命。
(东南西北四绝剧照)
从这里不难看出一个事实,至少在王重阳看来,《九阴真经》是十分重要的,不可以落入他人之手的,既然如此,他如何会与一个来历不明的和尚打赌,而且是以“比酒量”的方式来决定胜负?
当然,这里有一种解释,要让王重阳接受斗酒僧“斗酒”的请求,只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斗酒僧的实力远在王重阳之上,所以王重阳不得不答应对方的请求,至于二人为何不直接比武,而是以“斗酒”的方式来决胜负,那不过是斗酒僧留给王重阳这位宗师的“体面”而已,不想让他输得太难看。
但这里又有另一个问题,正如前文所说,从结果来看,也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,因为王重阳不可能在“斗酒”这件事上败给那位僧人,道理很简单,你看他的弟子丘处机就懂了。
三、丘处机大战江南七怪
先问你一个问题,丘处机的武功超越王重阳了吗?
答案自然是否定的,别说超越王重阳,他联合另外六子都打不过黄药师,谈何超越自己的师父?即便到了《神雕侠侣》时代,他都未必达到了王重阳当年的境界,这即是问题所在,一个实力远不如王重阳的丘处机的“酒量”都十分夸张。
(江南七怪剧照)
当年丘处机对阵江南七怪的时候就比过酒量,你看他是如何通过“作弊”来取胜的?
原著道:“七怪见丘处机连喝二十八碗酒,竟面不改色,神态自若,尽皆骇然……全金发心想己方还剩下五人,然而五人个个酒量兼人,每人再喝三四碗酒还可支持,难道对方的肚子里还装得下二十多碗酒?就算他酒量当真无底,肚量却总有限,料想胜算在握,正自高兴,无意中在楼板上一瞥,只见丘处机双足之旁湿了好大一滩,不觉一惊,在朱聪耳边道:‘二哥,你瞧这道士的脚。’朱聪一看,低声道:‘不好,他是用内功把酒水从脚上逼了出来。’全金发低声道:‘不错,想不到他内功这等厉害,那怎么办?’”
从这里不难看出,能够将酒逼出体外并非某种特殊的“逼酒功夫”,而是内力深厚的人就能做到的事,既然丘处机能够做到以内力将酒逼出体外,那王重阳就一定能做到。
你可能会说王重阳是得道高人,与人对决之时不屑用这种“阴招”,你什么意思?那你是说丘处机不是得道高人了?而且前文也强调了,《九阴真经》是王重阳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得来的,他就是不想让这经书落入他人手中,为了保管经书,他理应放下一代宗师的面子,用任何手段赢下这场对决都不丢人。
(丘处机剧照)
既然如此,王重阳为何没这么做?很简单,因为压根就不存在斗酒僧这个人,一切都是他自己编的。
他之所以要编造“斗酒僧”这个角色,无非是想掩盖自己忍不住偷看《九阴真经》的事实,而后来“斗酒僧”创出的《九阳真经》讲究“阴阳互济”,这显然也更符合道家的理念。
也正因为如此,金庸没法让斗酒僧这个角色登场,甚至为了保全王重阳的颜面,也无法戳穿斗酒僧其实就是王重阳本人的真相。